一直以来,无论黄主教职务身份如何变迁,他一直持之以恒地坚持慈善,基于他的奉献和成绩。2009年7月,他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面对荣誉,他表现出宗教界人士特有的淡泊,他说:“感恩,是天主教着重提倡的信念。天主教徒要在社会服务、慈善事业等方面表达天主教徒的信仰、要求。”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他对圣经“右手所做不让左手所知”的慈善理念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他说:“宗教界做善事从来都不张扬,对于有些报道,我们更希望是一种倡导,倡导一种慈善理念,营造一种慈善氛围。”
访谈中说起献血的机缘,黄炳章主教很直率地告诉我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媒体报道由于当地血库血源减少,医院里有些危重病人紧急状况下却无血可用。看完报道后,一种天主教神职人员的使命感在他胸中油然生起,这不正是一个做光做盐、荣主益人的好途径吗?于是,他立刻前往献血站开始了第一次无偿献血,那一天,是2000年11月2日,从那时至今,开启了他的献血慈善之路。
根据医生的建议,每位符合献血的人一年中只能献两次血,且间隔必须是半年。在严格遵循医生建议的同时,黄炳章主教为了荣主益人,特意挑选了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前去鲜血。5月19日,这一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但对于黄炳章主教来说,却是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是他圣神父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黄炳章主教用无偿献血的行动来践行仁爱的信仰理念,开启生命中的另一片天空。11月2日是教会的追思已亡日,这是每一个天主教徒都非常熟悉的日子。这一天,黄炳章主教进行一年中的第二次献血,以感恩之心追思亡者,扶助病患。他所选择的日子既有纪念的意味,又有感恩的情怀,可谓珠联璧合。
就这样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维系这种献血频率,直到集体献血的出现。因为他的慈善行动越来越被众多信众所了解,也慢慢让天主的爱感染了更多的人群,慈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信教群众开始走进无偿献血的队伍。2010年12月12日,是天主教汕头教区主教座堂落成11周年纪念日。除了举办隆重的庆典仪式外,教会还进行了一项特殊的奉献,组织60多名信教群众参加集体无偿献血。这种独特的纪念方式虽不敢说是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而这,仅仅是黄炳章主教组织信教群众参加无偿献血的诸多活动中很普通的一次。
从一个平凡的献血者,到一个集体献血的组织者;从开始个人每年两次无偿献血,到不定期组织信教群众集体献血,当人们开始逐渐关注那辆停靠在教堂外的献血车时,他和他的教堂便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他只是参与人群中的普通一员,但独特的着装又时刻提醒人们,在他的身上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份意义。十几年来,他从一个神父晋升为主教,从汕头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到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与社会服务委员会主任,从一名普通的宗教教职人员到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身份的转变没有改变他热心慈善的本怀和坚持无偿献血的行动,无论身受何种荣誉和身份,他都不忘自己的责任和根本;身份的转变只是给他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慈善理念、实现慈善目标的舞台。
无偿献血是另一种奉献
记者:听说主教连续12年无偿献血,我们都非常感动。您的爱心善举,对教会、对社会都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能谈谈您的感受吗?
黄主教:做公益慈善,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社会团体的一部分,教会也要有一种倡导性的理念和行动。我个人参加无偿献血的感受是基于我对于生命的热爱,我觉得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是需要帮助的,帮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因为我不是企业家,我可能在经济上不能够做得更加突出,我只能从我自身做起。同样是帮助别人,有人给钱,有人给自己的血。从某种意义上说,献血是另一种奉献。作为教会的负责人,我也希望自己的献血活动能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不但自己行动,也倡导、发动信教群众一起做这项事业,后来就有了集体献血。之后,血站在血源不足的时候,也经常会和我联系,我就会在教堂发出倡导,号召信徒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我觉得,宗教团体要与人为善,为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宗教团体要鼓励信徒多做善事,比如集体无偿献血,这不但能激发教友献爱心的热情,也能感染其他人。
记者:看来您的无偿献血活动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广东省天主教界开展无偿献血的情况吗?
黄主教:近年来,广东有深圳、汕头等地教会开展了义务献血活动。在今年举行的广东省天主教两会联席会议上,我们倡议,广东省天主教界在一年中的某一天,发动各地教会举行无偿献血活动。今年的无偿献血活动暂定为10月份的某一天。献血虽然是件小事,但我认为值得推广,希望有一天,全国天主教界都积极开展这项爱心活动,这也可以说是天主教为社会作贡献的一个最基本的体现。
主教,您的血
记者:有没有人反对您献血?
黄主教:有,但都是出于关心。有些教友担心我的健康,觉得我既要忙于教务,又要处理一些社会事务,让我不要太操劳,建议我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奉献,没必要坚持用献血的方式。但没有人会说,您现在的身份改变了(指他从神父祝圣为主教),不应该这么做。有时候,我会觉得献血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作为天主教界人士,我们的宗教使命已经决定了要顾大家而舍小家,要有奉献的精神。献血就是这样一种奉献,把自己的热血播撒在千百人的身体里,把个人之爱转化为人间大爱,这也和天主教徒履行的神圣职责是相通的。我最开心的就是血站通知我说我的血合格的时候。因为我既不抽烟也不喜欢喝酒,所以每次验血都合格!有教友跟我开玩笑说:“主教,您的血是绿色环保型的”。
献血首先证明
记者:通常来说,有爱心是一回事,但用献血的方式来奉献爱心又是另一回事。据我所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献血的,您在组织集体献血的时候怎样说服那些对献血有畏惧心理的信教群众克服恐惧?
黄主教:我觉得,献血成功首先证明你是一个健康的人,另外还体现了你对社会的责任感。我用我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献血并不可怕,对自己有好处,对别人也是帮助。作为一名宗教教职人员,从信仰的角度来说,爱心奉献首先是有意义的事情,我会用天主教信仰鼓励大家,你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一定会有很好的回报。圣经说“施比受更有福”,带着这样的信念去做的话,即使在献血的过程中有些惧怕,都是可以克服的。大多数时候,在献完血之后,我都会在献血车里和教友说说笑笑,鼓励大家,场面很温馨,有爱的大家庭的味道。
记者:献血和您做主教一样,都是奉献自己,您觉得您献血对教会自身建设是不是也有帮助?
黄主教:当今社会,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不是很好,比较急功近利,没有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身心。倡导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要共同关注的。有个别人献血时候检查不合格,我会劝他,少喝酒,少抽烟,家里少一个病人,就少一个贫困家庭,也是一种慈善。教会应该起到一个正面的宣传和引导,教会领袖要在某件有意义的事情上坚定地做下去,我也在想,献血之事我不会停下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继续做下去。
宗教慈善机构
记者:汕头教区除了有您身体力行的献血活动之外,在公益慈善事业上还有没有进行其他的活动?
黄主教:一直以来,我们汕头教会都有坚持举办一系列的社会慈善活动。举几个例子,一是多年来教堂内一直备有大米、食用油等供需要者领取;平时收集大家捐献的衣物供需要者挑选或集中送到省外有需要的地方。二是照顾周边的麻风病人,虽然帮助的人不是很多,但对这些病人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关心。三是联合其他宗教团体开展农村义诊送药活动。四是每年慰问当地福利院,夏天为路人免费提供茶水,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读书等等。
记者:如您所说,慈善不应该是某个人的一己行为,应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风尚。您觉得,在慈善领域中宗教慈善有什么不同之处?
黄主教:宗教界从事慈善活动时间比较长,公信力比较强。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我国,宗教慈善事业才刚起步,需要引导、保护和鼓励。首先要提高认识,切实做到鼓励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现在有些地方对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认识不是很到位,影响了地方宗教界慈善事业的发展。其次,宗教界公益慈善事业需要不断完善、规范。如今,一些负面事件使得社会慈善组织广受质疑,影响社会大众做慈善的热情。宗教界慈善机构应该在制度上做到规范、透明,给人以信任感。
Copyright ©2022 广州田至鹤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
服务热线:13926267057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历德雅舍 网址:www.688zgdy.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2076813号 技术支持:现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