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生教授1964年出生于河北昌黎,曾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并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8-2009年在美国维基尼亚大学任研究教授,2002年调任山东大学(校属)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所长,任博士生导师。他先后两度担任国家重点项目主持人,入选教育部第二批跨世纪优秀人才、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获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山东省政府聘任的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2005年和2007年分别获美法“科学与信仰全球透视”(GPSS)国际奖和国际大奖(GPSS-MAP),并多次荣获省部级学术奖励。
一、与道教研究结缘gyd中国宗教网-中国宗教杂志社
1983年,姜生教授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从此与学术研究结下不解之缘。4年后,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后被分配到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其间他对中国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产生了浓郁兴趣,于1992年考入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攻读宗教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gyd中国宗教网-中国宗教杂志社
此后几年,姜生教授主持两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并获国际资助,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大陆及海峡两岸学术会议,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1998年,他在日本《东方宗教》发表《汉代道教经典之终末论考》,这是该杂志第一次发表中国专家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对长期以来日本道教学术界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进行论析和质疑,基于资料和理论的突破,提出新观点,在道教学界引起很大反响。gyd中国宗教网-中国宗教杂志社
原始道教是国际道教研究界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在这个领域,姜生教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和《历史研究》发表4篇成果。其中《曹操与原始道教》从原始道教角度重审曹魏建国的内在历史逻辑,在学界多领域产生了影响。
二、宗教的根源与本质
究竟什么是宗教?其根源与本质何在?这个问题经过百余年来学界、宗教界的讨论,难以定论。在交谈中,姜生教授花了较多时间阐述这个问题。他认为,欲答此问,必然触及人类起源与人性本质问题。
他倡导从自我意识和超验逻辑这两个紧密关联的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浮现,即理性的最初萌生,导致了人与自然混沌圆融状态的破裂(姜生教授称之为“第一断裂”),使人陷入回归自然与走向文明(走出自然)两种截然相反的诱惑造成的矛盾挣扎中;自我意识带来的人类有“死”的意识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深层痛苦。宗教试图以特有的超验逻辑与终极关怀,消弭“第一断裂”所致彼我分别的痛苦处境,超越理性所造构的人性缺陷。可以说,人与自然界的这种破裂所产生的“断面”,乃是人类一切噩梦、恐惧以及由此延展出的深层痛苦的终极根源。面对必死的威胁,人在情感上显然难以接受;带上那备受赞颂的作为人的规定性的理性桂冠,有一天,人走到他不可避免的最后阶段,需要“下一步”的路,理性逻辑随即搁浅。这意味着,他至少需要一种思维缓冲。于是,在理性的逻辑终点,宗教的逻辑作为理性路径的虚延线,以毋庸置疑更不可解析的方式,聚合必然性与必要性两个维度,给人指出一条实现终极超越的途径。这意味着,终极关怀乃是自我意识必将导致的人类诉求。这也是理性与超验逻辑矛盾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不仅仅是当人面临死亡的威胁突然产生的觉醒。
在巴黎索邦大学发表学术演讲
姜生教授认为,事实上,人对自身完满(幸福)及意义的追求,伴随人的整个意识过程。而直面死神之际这种需要达到顶峰。因此,宗教的本质在于,用某种在理性思维看来荒谬的超验逻辑,回应自我意识对人的挑战所造成的苦难处境,并借以构设至美至妙的终极图景。只要自我意识这个根源存在,人类就需要超越它的方法,宗教就将存在。
三、道教与科技的关系
道教在很多人眼中具有神秘色彩,道教与科技更是个扑朔迷离的话题。道教与科技的关系,正是姜生教授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且一再取得国际瞩目的学术成果。前几年在美国纽约出版的两部宗教与科学大百科全书,均请他为道教与科技方面的内容撰稿。
谈到道教与科技的关系,姜生教授告诉我们:历史上道教中确有科技发展的适宜结构,道教的宗教思想结构包含着对科学技术的需要,科学技术则在道教哲学、神仙信仰和实践中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思想基础。这是历史上道教与科技难以分开的根本原因。追求长生久视是道教信仰的根本目标,而这也一直是科学技术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点上,道教与科技有了一致性。道教信仰者们没有建立起一个无所不能的唯一至上神,而是靠自己探索来拯救自己。道士们相信人类可以通过特定的手段使生命永远不死。历史上道教信仰者长生不死的目标虽然荒诞,但是为了实现这一梦想而采取的过程却多是合理的科学的。换句话说,正是虚妄的神仙理想驱动人们以超乎寻常的热情投身科学技术、医学和工艺,取得了寻常不能的成就。道教与科学技术之间形成的这种天然关系,在整个世界宗教史上都是非常独特的。
道家思想的认识目标是“同于道”,在道教中表现为追求得道,是要在实践的层面上进入与道一体的境界。这种理想驱使历代信仰者去探索和思考达到这一境界的途径,先是外炼,后是内修,在这种探索中,发展了中国科学技术和医学养生等领域的独特道路。不论是炼外丹还是内丹,都对火候条件、时空条件提出很高的要求,相应地提出了对天文学和计时技术的高度要求,促使人们探讨与此相关的诸多科技问题,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在外丹信仰的历史阶段,炼丹术为药物学、矿物、冶金、铸造、燃料、陶瓷、造纸、染料、酿酒等许多学科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与此相关的数学、历算、天文、地理、物理、技术、养生、医学、生物学(包括人体解剖和寄生虫学等等),都得到了巨大的推动。
Copyright ©2022 广州田至鹤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
服务热线:13926267057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历德雅舍 网址:www.688zgdy.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2076813号 技术支持:现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