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旭东
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正一派宫观,近些年来,上海城隍庙在公益慈善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近5年共举办公益慈善活动66次,捐献善款814.3万元,其中2011年至2012年捐献善款462.3万元。上海城隍庙投身公益慈善的做法得到教内和社会各界的肯定:道观2006—2009年连续3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2009年被中央文明办等部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国家宗教局评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2011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前住持陈莲笙道长,庙管会主任吉宏忠道长、庙管会常务副主任刘巧林道长等历年来获得了诸多荣誉;更重要的是,道观信徒人数逐年增加,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加大,这也印证了道观积极服务社会,会得到社会的回向认可。
加强认识 找准定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正确、积极的思想才能产生正确、积极的行动,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上海城隍庙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同样把思想认识的提升当作首要任务,使道众和信徒从思想上认识到公益慈善对于今天的道教及道教徒的重要性,认识到从事公益慈善不仅能给被扶助者带来帮助,同时对扶助者来说也是践行信仰的最佳途径。
从道教教义来说,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自古以来秉持中华民族宽厚仁爱、乐善好施的优秀传统,讲究内修真功,超凡度世;外行善德,济贫扶危。道教追求长生久视,而要达到这一理想境界的重要前提就是积德行善,因此道教积极倡导济世度人。葛洪仙师在《抱朴子》中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这正是道教慈善思想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曾经广泛流传的劝善书、功过格,对于道教慈善观念的传布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道教与社会的关系来说,道教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是道教体现自身社会价值、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任何宗教或社会团体,只有着眼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事业,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得到大众的认可。因此践行教义、服务社会、利益人群是道教安身立命之本,是道教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是道教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对于道教在当今时代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正是由于思想认识的提升,立足在全局的背景下来看待服务社会、从事公益慈善活动这个问题,上海城隍庙找准定位,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近些年来每年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都将服务社会作为重点工作来安排,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来规划。
创新机制 建立平台
如何创新机制,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如何为公益慈善活动搭建高效率平台,这些都是上海城隍庙的道众们在从事公益慈善活动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并且在近年的实践中逐渐有所开拓。
2006年,为转变过去单纯响应上级号召、一事一捐做公益慈善的被动做法,上海城隍庙成立了陈莲笙慈善基金,依托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黄浦区分会,上海城隍庙捐款200万元,作为定向专款慈善基金,把公益慈善作为系统性、常态性工作。
6年来,通过这个载体平台,上海城隍庙为云南少数民族边远山区、江西老区贫困地区援建了4所希望小学。其中一次是在2011年,在上海市驻云南普洱市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下,上海城隍庙的道长们从澜沧县城坐车沿简易公路翻山越河颠簸了4个多小时来到坐落在横断山脉深处一个山沟中的典型拉祜族山寨——富邦乡麻栗坪村。分布于山坡上的由竹子和茅草搭建的民居构成了整个村子,小学位于坡地,几间简陋的教室在地震后几成危房,墙壁上巨大的裂缝赫然在目,低矮的学生宿舍里搭架着毛竹做的双层通铺,被褥拥挤紧挨。看到这种艰苦困难的学习、生活条件,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他们对知识以及外面世界的渴求,道长们深受感动,决定由陈莲笙慈善基金出资30万元为这里援建一座教学楼,改善拉祜族孩子的就读环境。麻栗坪村的拉祜族同胞身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表达愉悦和感谢之情,并将新小学冠名为“上海城隍庙慈爱希望小学”,而城隍庙的道长们也为能帮助到千里之外的孩子们心怀感恩。
以陈莲笙慈善基金作为开展公益慈善、回报社会的平台,近几年来,上海城隍庙每年为市、区有关专项慈善项目和宫观所在的豫园社区帮困、扶贫、助医、助老、助残、助学、义卖等项目捐款;在南方雪冻灾、汶川震灾、玉树震灾、舟曲泥石流灾害、江西水灾、台湾风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为灾区人民献爱心、伸援手,主动捐款,表达了爱国爱教、回馈社会的情怀。
深化服务 制度转型
随着公益慈善活动的深入,上海城隍庙的道长们感到现代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更需要经常性、持续性和有序性,活动组织更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必须结合宫观自身优势、特点,根据社会需求,统筹规划,找准定位。经上海城隍庙管委会研究,2009年筹建上海城隍庙慈爱功德会,整合信众资源,有组织、有计划、有序地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主要着力点不仅仅是募集善款开展专项捐助,而是发动广大信徒人人向善、行善、扬善。以下几件事可以看出功德会(筹)这两年所做的一些工作。
小崔是一位25岁的无业男青年,父母双亡,本人身患肺结核,靠政府低保救济生活,更令人担心的是,他情绪消沉厌世,思想极度消极悲观。功德会(筹)得知这一情况后伸出援手,会员窦女士主动每月资助小崔300元用于增加营养、恢复健康,还经常与他谈心,鼓励他勇敢面对逆境,提振生活信心。经过一段时间,小崔情绪有了很大转变,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街道办事处还帮助他找到一份保安工作。目前他工作稳定,生活改善,情绪正常。最近,窦女士再次代表功德会(筹)去看望他,当时小崔刚刚下班回来,见到窦女士便激动地拉着她的手说:“感谢您对我的帮助,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了我,更在精神上鼓励了我。我一定好好生活下去,回报社会,也做一个像您和道长们一样向善、行善、扬善的好人!”小崔的话让人动容,也正好道出了功德会(筹)对扶助对象从人性深处进行激励的行善初衷。
2010年11月15日,上海一座28层的居民大楼突发特大火灾,58人不幸遇难, 500多户居民的财产瞬间化为乌有。面对这一突发灾难,上海城隍庙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以慈爱功德会(筹)名义伸出援手,捐款100万元,传递道教徒守望相助的关爱之情。火灾发生的第二天,上海城隍庙就将善款送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当排队捐款的爱心人士队伍中出现身着道装的道长时,立刻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一位老人感动地说:“庙观里的道长也赶来捐款,真是济世救难的好人”;一位中年男士翘起拇指说:“修道之人有道德,功德无量啊!”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领导接受善款时动情地说:“你们是第一家捐款的宗教场所,这不仅是一笔钱,更是道教的大爱之心。”而后,上海城隍庙又用道教特有的方式隆重举行“‘11·15’特大火灾罹难同胞头七超度法会”,超度亡灵、表达哀思,努力为抚慰社会创伤做实事。
功德会(筹)还注重对特殊弱势群众开展心灵慰藉。功德会(筹)会员中有的是有专业特长的退休医生、退休教师等,功德会(筹)定期组织他们为困难群体上门送服务、送温暖、送爱心,如为孤老送保健,为特殊困难对象上门打扫卫生,举办当令保健知识讲座,为社区智障少儿举办联欢会等。此外,功德会(筹)还以4个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将道教的慈爱精神与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譬如春节的迎新除旧、端午的祭祖爱国、中秋的亲人团圆、重阳的敬老尊老等,以此弘扬社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例如在每年重阳节来临之际,功德会(筹)本着《太平经》所说“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的理念,大力传播中华传统孝文化,发动会员举行“重阳·慰老”活动,慰问社区近400位70岁以上的老人,请老人们吃长寿面,并给老人们赠送重阳糕。
放开眼界 敞开胸襟
2012年2月,国家宗教局等六部委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国宗发[2012]6号),充分肯定支持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拓展、深化公益慈善事业,是摆在上海城隍庙道众面前的重要任务。
首先,与社会上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团体携手合作。上海城隍庙采取请进来“传经送宝”的办法,邀请上海松江爱心助困志愿者协会来庙座谈,出思路、谈谋划,达成合作意向。由上海城隍庙慈爱功德会(筹)出资金、场地、人员,松江爱心助困志愿者协会出策划方案、操作方案,有机结合双方优势,最大程度提高运作效率。近些年上海外来人口剧增,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现,以此为切入口开展公益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上海城隍庙派出专业师资,为这些孩子免费举办书法、乐器培训班,每周开设2个小时授课辅导。此外,功德会(筹)正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磋商合作开展社区公益活动。
其次,探索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目前上海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结构时期,老龄人口比例将持续上升,政府压力大,社会负担重。上海城隍庙本着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理念,愿意举办养老院,尽些社会责任。目前的设想是以向现有社会养老院购买服务的方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但这项非营利性善事涉及问题较多较广,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最后,加强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要实现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除了要有理念和行动外,还要建立一支专门人才队伍。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社会学、心理学、运筹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会筹划、会运作、会管理、会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上海城隍庙未来继续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所必需面对的问题,也是当前整个道教界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的短板,需要道教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未来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