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调养法
浏览 1530 次 【字号
大 中 小】 发布日期:[ 2012-10-16 ]
情绪调养法
易经养生 加入时间:2008-5-18 10:43:22 点击:205 |
情绪调养法 |
|
|
|
|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圣人治身之法说:“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纵)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说明圣人治身,首先重精神上的恬淡虚无,清静无为。此外并从反面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可见情绪波动,对于养生家来说,是最为犯忌的。 从道家养生长生角度看,情绪调养,方法虽多,然而归纳起来,主要可归结到清静无为,少私寡欲,道德修养上来。 一,清静无为 清静无为,是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强调的养生主张。认为:“为无为,则 无不治。”为了宏扬这一养生思想,他还提出:“致虚极,守静笃。”同时,他并在理论上阐述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从而为道家以静制躁的养生观,提出了早期的理论依据。 接过老子的衣钵,在对清静无为的阐述上,庄子可谓一面大旗。《庄子.在宥篇 》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广成子面南高卧,黄帝顺着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问道:“怎样治身才能长生呢?”广成子听黄帝这样一问,很快起身对黄帝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来,我把长生的要诀告诉你,那就是:至道之精,窈窈冥冥(深藏莫测);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听不到看不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形体自然健康),必静必清,无摇女(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内心活动),闭女外(感官,言行),多知(智)为败。” 据说,广成子当时已达1200多岁的高龄,而形体不衰。广成子是否果有其人,并且真的活了这样的高寿,我们且不去管他。但从《庄子》所述的这则故事来看,可见 庄子对于“必静必清”的养生长生法,是抱有极大兴趣的。否则,他就不会耗费笔墨作如此生动的阐述了。 二,少私寡欲 “少私寡欲”和“清静无为”,其实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作为社会的一员来说,人不能生活在真空里。也正因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所以对于社 会上的形形式式,难免目击心摇,从而引起种种私心和欲念。为此,养生家若要“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也就非“少私寡欲”不可了。 老子曾说:“见(现)素抱朴,少私寡欲。”字面解释为,为人应当素纯杂,淳朴无邪,减少私心,禁降嗜欲。同时指出:“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原 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伤),驰骋畋猎令人心狂。” 有关道家“少私寡欲”的养生长生术,晋代道教学者葛洪发挥为:“含淳朴,无欲无忧,全真虚气,居平味淡。”又说“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 唐代大医孙思邈也认为:“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接着,他还在《千金方》中引彭祖的话说:“口目乱心,圣 人所以闭之;名利败身,圣人所以去之。” 唐宋以来,后世养生家并从道家的这一观点引伸扩展,多有心得。如清人褚人获《坚瓠秘集》曾引《韵府续编》“先敛五关”法道:“将受情欲,先敛五关。五关者,情欲之路,嗜好之府也。目爱彩色,命曰伐性之斤;耳乐淫声,命曰攻心之鼓;口贪滋味,命曰腐肠之药;鼻悦芳馨,命曰熏喉之烟;身安舆驷,命曰召蹶之机。此五者,所以养生(充养生命),亦以伤生。” 对此,清丁国钧《荷香馆琐言》则发挥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一难也;喜怒不除,二难也;声色不去,三难也;滋味不去,四难也;神虑精散,五难也”。 三,道德修养 作为养生长生的重要修持之一,历来道家对于道德修养,都很重视。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又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货……。” 《庄子·达生篇》则提出:“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却,物奚自入焉。”这段话的意思是:纯一心性,保养正气,与道合德,藉以通于天地造化之道。如若做到这样,那么他的心性就健全圆满,他的精神就无有隙漏。正因为精神上没有隙漏,所以外来的诱惑无机可乘。 唐代道家孙思邈并主张性善以养其生。在《千金要方》中,他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灾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 道家的这种修德养生之法,其实和儒家“仁者寿”的机理完全一脉相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