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起源及发展(4)
田至鹤 面相 易经 风水 命理 道教文化
明朝
朱元璋建都金陵时对风水极为重视,城外大部分的山都是面向城内,有朝拱之势,唯牛首山和花山背对城垣,朱元璋不悦,派人将牛首山痛打一百棍,又在牛鼻处凿洞用铁索穿过,使牛首山势转向内,同时在花山上大肆伐木使山秃黄。明成祖时,将都城迁往北京,即完全按照风水观念建造。明成祖是一位笃信风水的皇帝,这也导致民间全都讲究风水,风水成为明朝人一生中很重要的准则。北京名胜“十三陵”就是被风水大师廖均卿相中之地而推荐给明成祖,成为明朝皇帝的陵地区。明朝还有个传奇人物刘伯温,民间传说他精于风水,说定都金陵就是他相的地,有一本《堪舆漫兴》就是托名于他。
清代
设有司天监,除负责观天象记天文外,还负责修建陵墓的堪舆工作,因为清代各皇帝都笃信风水,很重视陵墓方位。清东陵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26公里,地跨北京三个郊县,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个极其庞大的帝王陵园,由此可见清代皇帝对陵墓风水的重视。而至今保存完整的故宫紫禁城,就更是严格按风水学建筑的经典杰作,其恢弘磅礴的气势不知征服了多少世人。清朝还设有国师府,共有400多名国师。这些国师因为得到优厚的俸禄,所以一生都死心塌地地为王朝为皇帝效劳。国师府的任务是:一为王朝找到好的风水宝地,安排好使用方法;二是破坏民间的地理风水,使之出人不敢向朝廷造反,不能夺皇位。这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应用地理风水这门无形科学做他们的统治工具的一个例证。
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期,宋代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
明清两代,通过对各类风水学书籍的收集整理,以及学者们的不断探研,风水理论已相当完备。风水师的勘察活动已普及到从帝王宫殿到城乡民宅各类场所。
从民国到现在
学者们主要是对中国风水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评估和研究。上世纪,风水学在旧中国是大有市场的,国父孙中山的中山陵地就是请著名风水大师沈竹礽进行反复踏勘后确定的。解放后,风水理论受到沉重打击,作为一种风俗继续存在,死而不僵。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等地区掀起了一场“研究”中国风水的热潮,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运用风水理论指导生活。现在,一大批“学者”为了让风水学更好地“发展”,用现代科学为封建迷信张目,将其解释为“环境科学”,实在是舍本逐末。
千聊课堂推荐:田至鹤老师易经 风水 面相命理 符咒 道教文化直播课堂。
田至鹤老师易经风水面相 命理 符咒 道教文化学习课堂
每节课时:45分钟-60分钟
好知识 值得收听
点击下面观看视频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方法一:微信扫一扫即可收听
方法二:手机用户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相册里图片-完成-即可收听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田至鹤主讲风水入门二(峦头派得简解)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方法一:微信扫一扫即可收听
方法二:手机用户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相册里图片-完成-即可收听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田至鹤主讲 田至鹤主讲风水入门三(理气派简解)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方法一:微信扫一扫即可收听
方法二:手机用户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相册里图片-完成-即可收听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田至鹤主讲 田至鹤主讲风水是环境的文化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方法一:微信扫一扫即可收听
方法二:手机用户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相册里图片-完成-即可收听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田至鹤主讲 田至鹤主讲风水阳宅三要的主体思相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方法一:微信扫一扫即可收听
方法二:手机用户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相册里图片-完成-即可收听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田至鹤主讲 风水应用中的四大数术基础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方法一:微信扫一扫即可收听
方法二:手机用户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相册里图片-完成-即可收听
喜玛拉雅FM音频收听 田至鹤主讲 风水与道教的关系
千聊课堂推荐:田至鹤老师易经 风水 面相命理 符咒 道教文化直播课堂。
田至鹤老师易经风水面相 命理 符咒 道教文化学习课堂
每节课时:45分钟-60分钟
好知识 值得收听
Copyright ©2022 广州田至鹤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
服务热线:13926267057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历德雅舍 网址:www.688zgdy.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2076813号 技术支持:现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