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于佛教交往的对话合作
20世纪40年代以来,文化的跨国界行动已成为处理国际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制约着国际社会关于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利益诸关系的表达,成为国际政治中为了达到外交目的而运用的一种特殊政策和有效工具,以至于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能够影响全球秩序。文化的跨国界行动作为思想的输出、价值观念的交换,最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特质和国际形象。
20世纪,特别是1980年以来,中国佛教基于人间佛教的宗旨与设计,不但自身得到健康发展,而且在全球化的时代中逐步呈现出佛教应有的世界意义,即发挥中国佛教对外合作、交往对话的黄金纽带作用,凝聚台港澳等地的佛教力量,在与各国佛教界的交往中致力于塑造当代中国和谐发展的大国形象。中国佛教界近年来所开展的一系列国际交往与对话活动,展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社会力量。
当前,中国佛教“走出去”的有利因素也非常突出:第一,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明进步,正是中国佛教“走出去”,开展宗教文化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时机;第二,在世界三大宗教体系中,佛教以直指人心的理事圆融之法,倡导心灵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化文明冲突为文明和解,这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对话与合作方法;第三,佛教主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今单边主义的文化扭曲了人与人之间曾经共享的知识纽带,形成了精神断裂,当今社会亟须一种人我之间无差别的沟通与契合,如同全球化亟须一种“全球文化意识”(global cultural awareness),以构成国际文化新秩序一样。
二、心心相印,心同此理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文化交流具有多种形式,功能不一。主张从“心”开始的佛教文化,基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原则,主张心无强弱、超越三界而平等惟心。在国际交往中,它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公民的心灵沟通。
与强调政治、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现实主义对话方法相比,佛教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其施行的对话与合作是一种“软合作”,即直指人心,争取国际文化认同,并以心灵之契合,为世界寻求一种“软和平”国际环境,进而亦为当代中国的和平发展印证一种难能可贵的中华文化气质。
20世纪以来,中国佛教契理契机,呈现对人、社会、世界的最大关怀,采取了一种生命和社会取向,把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作为不可消解的存在进行佛学反思,体现了佛教信仰应有的神圣性。强调人心的净化和觉悟,把人集中在一个正义、和平、平等的文化秩序中,集中在以“心”为核心的“世界文化共同体”中,共享人类的精神和利益。
从“心” 开始的佛教文化对话,实际上也是对中国国际形象的一种再塑造。它可以将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影响,通过佛教倡导的心心相印的理念令人信服、感同身受地表达出来,可以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思维模式如春雨润物般有效地传达给各国人民,易于他们理解、接受、认同。能够昭示天下,中国作为一个在全球化进程中勇于承当责任的大国,能够继承协和万邦、文化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从“心”开始,自觉融入世界文化共同体,相互依存,共生共享。
倡导世界伦理的孔汉思先生曾认为:要么我们在21世纪中根据欧洲的榜样建构一种截然不同的、和平的“普世宗教”,要么我们根本没有一种“普世宗教”。这种被称为“普世宗教”的欧洲中心主义,实际上不可能为全球化世界的和谐发展承担其应有的宗教责任。它仅仅是一个欧洲榜样、本我之心,很难做到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心心相印”。然而,在这种世界伦理构想中,各国宗教领袖曾经着眼宗教与人性的关系,将人性视为宗教的基本标准,进而提出“没有宗教和平,则没有世界和平”的理念。依据佛教以心为本的价值诉求,可以把这句话完善为:没有心灵的和平,就没有宗教的和平;没有宗教的和平,就没有世界的和平。
在心心相印的佛教理论体系中,其价值关怀作为道德创造、生命意义以及终极自我转化之根源的佛心,构成了基于佛教信仰之公共交往的显著特征。这种精神信仰方式,基于人们对生命的崇敬、对工作的信守以及对终极自我转化的奉献,以至于可以在情感的强烈和目标的严肃上,堪与世界上任何宗教对话交往,乃至合作,成为当代世界多元宗教伦理构想中不可或缺的构成。换句话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三、以心比心,公共理性
佛教的心性理论,可以描绘为“对世界的调整与适应”。它注重人人关系、圣俗关系、人际关系之协调,是维护个人和群体关系基本和谐的方法。
其价值预设是:我们越能够拓展自己去包容他人,我们就越能够深化自我的觉知;而我们的精神觉悟和精进坚守,又为我们在人—我关系之间进行卓有成效的人际互动提供了基础,从而将佛教与现代公民社会之协调关系,构建成“以心比心”、富有东方文化特征的公共理性。
从心开始、以心比心的佛教精神,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社会伦理、一种学术传统、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既非一种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宗教,亦非一种以崇拜为中心的(worship-centered)宗教。在人心转化和佛心养育的过程中,人类的精神能动性,即转成为净化人心、本真佛心之间的和谐互动,是人间之道德律令对佛心圣境之感召与回应,促使人人同心,共同成为文化、宗教生态的守护者。
众所周知,佛教的天下和谐,始于从心开始的“六和敬”行动规约。它主张:身和同住(行为礼敬)、口和无诤(语言和谐)、意和同悦(善心交流)、戒和同修(法制平等)、见和同解(思想统一)、利和同均(经济均衡)。它不仅是佛教僧团的和合,亦应当被视为当代世界国家、宗教之间对话与合作的准则。
它根据“缘”的哲学,视宇宙为一个普遍联系而交互作用的过程,将世界、社会、人的行为和伦理洞见整合。而从这种普遍联系、心心相印的佛教精神出发,天地宇宙、社会人间、道德良心,就始终能展示出应有的统一性和能动性,最后呈现“人心天下契合无间”的最高理念。
它的“同其心而和合为尚” 的“价值关联模式”,能够为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宗教信徒,提供一个处理国家、社会、个人和群体关系的基本理路。佛教的社会信念在于:通过作为一种共同行为模式的个人修持,可以改善人类的精神景况,通过人的心灵完善而改进人类存在的整个外在情形。
四、从心开始,融入天下
“宇宙万有,一心为本。一心之本相即是真如,一心之变相即是生灭。”太虚大师的这句话说明,心为世界交往的中介,“心外无法,此心即法”。
人性自赋、佛性人成的佛学理念,使本心、佛心呈现出一种特有的面貌,它能够跨越神圣与世俗、国家与民族以及不同宗教间的种种藩篱。惟有真心以对,世界的你我关系就将本心自现。
它的行动逻辑是:心地能够真正的和平,必有和平处事的外在表现;社会的不和不平,或极度的暴力冲突,不妨碍个人心地和平的实现。
如果,心不起贪、瞋之念即戒杀,心不起贪念即戒盗,心不起贪、痴之念即戒淫。那么,人乘、五戒、十善、革心之法,实为救世治本之法。它以摄心为戒,救正人心而匡护世道,足以福国利民,世界不求和平而自和平矣(圆瑛《佛教与世道人心之关系》)。
佛教所理解的个人及其心性,绝非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处于宇宙万有、国家社会之普遍联系的中心。心性净化、个体精神自信自立的强调,无形中就等同于加强了心性个体在形形色色关系网络中定位自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人间佛教以其为宗旨,从心开始,以三界惟心的结构展开,强调了心的改造,并把这种改造的方法,深化普及为对整个宇宙、世界的构造。
在全球化进程中,倘若人们已达成共识,以构建一个人人都拥有同等权力、有效地共同生活的社会,那么,这个世界必然需要的是一种多元的秩序、伙伴式的秩序、提倡和平的秩序、爱好大自然的秩序、一种普世宗教的秩序(孔汉思《世界伦理构想》)。 然而,依据佛教的心性哲学,我们还需要补充一条——那就是心心相印的世界秩序。因为,缺乏了人我之间心心相印、彼此认同的这一人类行动基本准则,将没有一种世界伦理、价值秩序能够存立!
当今世界,不仅中国人需要从心开始,整个世界亦需要从心开始。从心开始,才能通过全球文化的碰撞而建立一种“创造性和平”,使各种生活方式在相互容纳与彼此补充中结成的生命共同体,超越那种以某种知识和意识形态为中心的绝对一元论。从心开始,就可以看出当今之中华,不愧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家。
四海之内皆兄弟,普世同心,此乃中国佛教在世界步入全球化时代之后,能够为人类提供的宗教良知、价值伦理。中国佛教“走出去”,积极开展对话合作、推动世界和平是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
Copyright ©2022 广州田至鹤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
服务热线:13926267057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历德雅舍 网址:www.688zgdy.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2076813号 技术支持:现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