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金明立《黄帝阴符经》注解序
  • 浏览 1182 次 【字号 】 发布日期:[ 2017-11-23 ]

  • 金明立《黄帝阴符经》注解序

    田至鹤易经 风水 命理 面相 养生 符咒 道教文化知识分享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樊光春  

    黄帝阴符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当然也是道教的基本经典之一。它的作者是谁目前尚不清楚,比较清楚的是有两个人同它的传播有密切关系。一位是北魏的寇谦之,另一位是唐代的李筌。据李筌说,他在嵩山石室里发现了《黄帝阴符经》,而藏经者则是寇谦之。嵩山在河南,是寇谦之早期修道的道场之一。李筌获得这部经典后诵读若干遍,有几句话始终不明白,直到在关中的骊山遇到一位老太太,才豁然悟解。这样一来,它的传播又同两座名山联上了。而骊山上的老姥殿,正是祭祀那位指点迷津的老太太之处。老太太更是非同凡响,她就是骊山老母,也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女娲尊神。

    有了这样的因缘,骊山老母殿自然成为传播《黄帝阴符经》的重要道场,守护道场香火的金明立道长为《阴符经》作注,并在第二届中国道教文化艺术周付诸出版,理所当然。

    《黄帝阴符经》文句短小,言简意赅。但是真正读懂它的,古今并没有几人,大体上是说者众多,见仁见智。明立道长的注解,自然是站在道教教义的立场上,辅以现代哲学和科学的常识,通俗地予以解读,诚可为一解。明立道长请我作序,勉为其难,不敢深究。且就这部伟大经典的思维方式,尝试浅陋之言。

    有一种说法以为,逻辑思维为西方人所擅长,以希腊文明为代表;而以华夏民族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则稍逊之。甚或以为东方人不善逻辑,长于混沌。从外貌来看,中国人思维确实不像希腊的形式逻辑,条分缕析,种属科目,环环相扣。譬如动物分类,西方科学将其划分为域、界、门、亚门、总纲、纲、亚纲、总目、目、亚目、属、亚属、种、亚种等十四个等级。其中域分为细菌、古菌、真核生物,门分为原生动物等四十二门。常见动物则划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其中脊椎动物分为鱼类、鸟类、爬行、两栖、哺乳五类,无脊椎动物分为原生、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七类。而中国古代依据金木水火土五行把动物分为五类。传说女娲创世造万物,分五虫:东方鳞虫,龙为长,鱼类属;南方羽虫,凤凰为长,众鸟属;中央裸虫,人为长,无属;西方毛虫,虎为长,狼熊属;北方介虫,龟为长,鳖蚌属。直到清代博物学家方旭著《虫荟》五卷,记录一千零三十九种虫类,仍分羽虫、毛虫、昆虫、鳞虫、介虫五类。

    这种不同,大约与东方的天人合一理念关系密切。《黄帝阴符经》的思维方式堪称其代表。若按形式逻辑,天(宇宙)、地(地球环境)、人(哺乳动物之一种),风马牛不相及。东方的天人合一,显然“不合逻辑”。《黄帝阴符经》说:“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这段话是《黄帝阴符经》的总纲,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表述。

    当然,现代生态学家也注意到人类活动会影响到自然环境甚至气候的变化。或许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认识,又或是东方智慧对他们的启迪。再来看《黄帝阴符经》,它认为,天地、人类、万物是一个生态圈,或者说是食物链,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利用。它把互相利用比喻为偷盗:“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天地是万物的利用对象,万物靠天地的土壤、阳光、雨水而生存;万物是人类的利用对象,人类靠万物提供的食物和资源赖以生存;人又是万物的利用对象,万物需要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慈悲之心去善待,合理取用、培植而持续发展。所以,“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天地、人类、万物三个方面的互相利用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各自才能获得安全的生存环境。

    当下人们惯常以“科学”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甚至被一些人当做斥责他人“错误”言论的工具——而忽略了“合理”这一内涵更大的概念。科学是一种定义,当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按照已知科学原理去对事物下定义。但科学还有更重要的职能:探索未知,故而“科学无止境”。这样一来,完全以科学原理来评判是非就有先天的缺陷。而“合理”则既涵盖了已知科学原理的正确成分,又涵盖了当下科学所无法解释的现象。

    “合理”之理是什么理呢?道理。就是《易经》之道、《道德经》之道、《黄帝阴符经》之道的“理”。假如我们能把西方产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同东方之道结合起来,是不是更能令人信服的解释世界呢?

    (本文原标题:逻辑思维:科学抑或合理 - 金明立《黄帝阴符经》注解序)

    2017年9月1日


Copyright ©2022 广州田至鹤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

服务热线:13926267057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历德雅舍  网址:www.688zgdy.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2076813  技术支持:现科网络

现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