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修静总括三洞 稍后于寇谦之的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406一477)对道教进行了整饬与改革。主要表现在提倡科仪和“总括三洞”。 陆修静奉敕广集道书,从句容茅山文季真处取得杨羲许谧之“上清经法”,于句容葛集处...(2013-06-06)
寇谦之清整道教 南北朝时道教最明显的变化是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365一448)改革五斗水道。 北魏统一华北之后,由于自己是鲜卑族拓跋部,为了消除汉人存在的民族隔阂,自称拓跋部本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裔。《北史...(2013-06-06)
中国古代社会原始宗教意识 宗教信仰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原始宗教意识发生于人类对自然现象虚幻的错误反映;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观念;图腾和祖先崇拜;神话传说中的鬼神及祭祀。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宗教意识是道教信仰的来源。 ...(2013-06-06)
上清、灵宝、三皇经系的出现 东晋哀帝年间(362一365),江东天师道盛行,造作了大量道书,出现了以造作道书、传授经法为首务的道教经录派。这是在葛洪建立以金丹道为中心的神仙理论体系之后,以符录为主的天师道向义理化深入的一次...(2013-06-06)
葛洪《抱朴子》及其著录道经目录 葛洪(283一343)是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家。他著有(抱朴子)一书,分为(内篇)和·(外篇)。(抱朴子·自序)说:《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攘邪却祸,属道家;(外篇)言人间...(2013-06-06)
魏晋时期道教的传播 曹魏时期(220一265),道教在受制约的情况之下,部分道士为门阀贵族所罗致,转向门阀贵族之中传播五斗米教,另一部分五斗米教的祭酒徒众,则仍分散于民间传教。道教开始分化成为贵族道教和民间道教两种形式。 ...(2013-06-06)
黄老道其他道经 东汉晚期,政治昏庸、社会动荡,黄老道发生分化,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两大道教集团相继创立;同时,还有一部分黄老道和方仙道的方士,仍然保持独立活动,他们隐居山林或尘世,继续从事修道、养生、炼丹等方术,并有一些著述传...(2013-06-04)
《玄都道藏》与“至元毁藏” 据(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披云真人传)谓:宋德方(丘处机弟子)曾与丘处机“语及道经抿灭,宜为兴复之事。”丘处机嘱咐他说:“藏经大事,我则不暇,他日汝其任之。”宋德方遵师遗命,于元太宗九年(1237...(2013-06-04)
第三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假使老胭是西历纪元前四百年前后底人物,离他最近的后学应是关尹、杨来和列子。关尹与杨朱和老胭特有关系,可惜他们底著作不传,我们不能详知他们底思想。《汉书·艺文志》载《关尹子》九篇底书名,...(2013-06-04)
易心莹及其所编道书 易心莹(1896——1976),四川遂宁人。1913年入道,1917年拜青城山天师洞魏松遇为师。后荐往朝阳庵吴君可门下就学,又随成都名翰林颜楷至成都深造。回庙之后担任知客,3年之后去职、专事道教学术研究...(2013-06-04)
道经小史 有些道经,为了夸张道教历史之久远,借用老子之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概念,编造宗教神话,把道教说成是亘古即有、神圣无比的宗教,同时也把道经的出现提前到了创世纪之初。如(太上老君开天经)说,宇宙生成经历了"洪元"...(2013-06-04)
两宋《道藏》之编纂 北宋初创,社会基本安定之后,宋太宗即将搜集道经的工作提上日程,命徐铉、王禹访求道经。(混元圣纪)卷九曰: 初,太宗尝访道经,得七千余卷,命散骑常侍徐铉、知制诰王禹 校正,删去重复,写演送...(2013-06-04)
宋初陈抟以易阐道 陈抟是宋初著名的道教学者,他继承(周易参同契)以易理阐述丹法的思想,留下了不少易道结合的丹书,对于宇宙生成论和内丹理论方面贡献较大。据(宋史·陈转传)载: 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2013-06-04)
隋唐出现重玄派道经 “重玄”之说,由来已久。在南北朝之时,就曾出现以“重玄”为宗的道士。自后沿续不已,隋唐逐渐成为一大学派,“重玄”诸家虽无师承沿传关系,但被后代学者视为“重玄派”。 所谓重玄,是从...(2013-06-04)
唐代尊崇道经 唐代皇帝为了利用神权维护其统治地位,自称老子后裔,将道教的地位排在三教之先,道教在这时成为皇族宗教。唐玄宗于乾封元年(666)亲赴毫州参拜老君庙,追加老君尊号曰“太上玄元皇帝”,修创词堂,其庙置令丞各一员,改...(2013-06-04)
Copyright ©2022 广州田至鹤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
服务热线:13926267057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历德雅舍 网址:www.688zgdy.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2076813号 技术支持:现科网络